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变化及特点的探讨
发布时间: 2012-02-23 浏览次数: 1003

21世纪的中国已经是全球知识型¾济的重要参建者。邓小平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中国对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也取得了许多世人瞩目的成就。比如,2005年,中国在科学期刊发表的文章排名全球第五;在工程领域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是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唯一的第三世界国家。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三个成功进行载人航天计划的国家。但是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软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投入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¾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但是由于我国GDP增长迅速、财政收入占GDP较低等多种原因,这一目标未能如期实现。截至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只达到3.48%,仍然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

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的教育科研改革的最主要议程无疑是人才问题。人才已经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最宝贵资源。一个国家的实力,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与人才建设直接相关。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正在不断加大。比如,教育部、科技部设立“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人才计划,筹划设立“国家特聘教授”、“长江学者首席教授”等顶级人才计划。高校显然已成为集聚高层次人才的战略高地。

全球化和信息化赋予教师全新的角色和责任。当今时代变革呈现三大特征:全球化日益加深,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信息化日益加快,颠覆了传统思维模式;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创新成为崭新动力。全球信息网络化和知识¾济成熟化的发展趋势,必将推动高等教育的功能、目标、组织、结构以及培养人才的规格和模式,以全新的面貌进行更新和改造。大学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过程当中,进入世界“教育坐标系”之内,着力培养造就具有国际交往能力、能够迎接未来挑战的创新型人才。以计算机和高新技术为标志的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改变了教与学过程的基本构造,也改变了参与者的角色定位:学生变成了主动学习者而不再是被动学习者;老师变成了“身边指导”,而不是“讲坛圣哲”;软件开发者等其他人都成了教学参与者。新技术也改变了教学内容的传播方式:课程提纲、讲义、课程阅读材料和课堂笔记都被放到了网络上。高等教育的话语体系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从学生转换到学习者,从教师主导的大学转换到学习者主导的大学,从课堂教学转换到学习¾验的设计和管理等等。

一、高校教师队伍构成趋于优化

为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规章。1990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了《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律;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教师资格条例》等行政规章。这些法律规章,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为尊师重教提供了法律依据。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解决了不同时期我国教育工作的若干重大问题,同时也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提出了目标和任务。1985年第一次全教会研究解决了教育体制改革问题;1994年第二次全教会提出了“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提出了“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三次全教会的召开,为促进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不断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199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全国高校共有专任教师407253人,与1990年相比,专任教师增长了3%。在职务结构方面,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中, 教授36713人,副教授115897人,讲师154515人,助教78419人, 教员21709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9%、28.5%、37.9%、19.3%、5.3%。与1990年相比,全国高校的教授、副教授人数分别增加了140%和38%。在学历结构方面,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13149人,本科学历的204043人,专科及其以下学历的20121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28.1%、50.7%、5.3%。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8921人,占教师总数的4.7%;具有硕士学位的94228人,占教师总数的23.4 %。与1990年相比,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人数增加了76.8%。在年龄结构方面,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36~45 岁、46~55岁、56岁以上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52.3%、23.3%、13 %、11.4%,教师队伍的年龄趋于年轻化 。

而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共有专任教师已达134.3万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从2000年的31.3%提高到57.1%;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教师达到52.6万人,是1978年的64倍。全国高校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10人,工程院院士278人,分别占院士总数的44%和37%;“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50人,占科学家总数的5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当中也有357位专家来自高校,占专家总数的67% 。

然而,我们还是不得不面对我国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些严峻现实:一是高层次人才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高校作为国家科研创新生力军的发展需要。相比于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欧美国家,我国高校高水平领军人才的数量仍然大大偏少,且主要集中在 “985工程”高校和部分“211工程”高校。二是高层次人才队伍中的顶尖人才还比较匮乏。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还缺乏一大批学贯中西的拔尖创新人才,而且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三是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创新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激发。由于种种Ô因,我国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科研创新能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能力还不强;我们所期待的研究成果,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出传世之作,理工类研究要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成果”,这种具有重大Ô创性和开拓性的成果相对缺乏。

二、高校教师性别比仍不均衡

高校教师队伍仍是男教师占有优势,女教师整体处境不利,内部分层现象突出。1995年以来,中国女性在担任高校教师职务方面,无论在人数还是在男女比例上都呈现上升态势。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5年~1998年,女性担任教师职务在人数和男女比例上都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1995年普通高校女教师为13.24万人,占教师总数的33.04%,1998年女教师有14.78万人,占教师总数的36.28%。女教师数量每年平均增加约0.5万人,占教师总数比例平均增加约1.1%。第二阶段是1999年~2004年,普通高校女教师数量增长迅速,所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仍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1999年普通高校女教师为15.90万人,占教师总数的37.35%,2004年为36.46万人,占教师总数的42.47%。女教师所占教师总数的比例每年平均增加约1.1%,与第一阶段大体相当。

高校女教师在各学科的分布上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总的来说,新设专业女性的比例较高。女大学生专业选择上的变化,一些新兴专业如生物工程和计算机专业女生数增多,导致相应学科的女教师比例增加。高级职称中女教师在人数和男女比例都呈上升的趋势。同时,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女性比例和人数也在增加,1995年女性的人数为0.82万人,占研究生指导教师总数的14.92%,2004年为2.96万人,所占比例为21.71%。不仅如此,女教师在担任行政职务上也取得了一些进展,除了中层以上行政职务上女性人数及比例均呈上升态势外,最明显的变化是已有一些女性担任大学校长职务,而且是中国的一流高校的校长。这意味着中国高校女教师已¾开始拥有较多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

从整体来看,1995年以来专任女教师的人数及所占高校教师总数的比例增加较快,与中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大体接近。年龄越轻,女教师所占同龄教师总数的比例就越高。这表示近年来进入高校教师队伍的年轻人中女性占有较大比例。

但是,与男教师相比,越是高层次教师中,女性的比例越少。可以说,女教师所占比例同职称成反比,职称越低的教师群体中女教师所占比例越高,职称越高的教师群体中女教师所占比例越低。研究生导师中,女性的比例较低,博士生导师中男女比例更是悬殊。同样高层行政管理人员中,女性非常少见,成为大学校长的女教师人数更少,且副校长多,正校长少。这决定了中国高校女教师参与高校内部管理的程度较低,并对学校的决策影响微弱。

总的看来,高校女教师的学科分布呈现的特点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女教师所占比例较高,理工科女教师所占比例较低;医学领域女教师所占比例较高,但护理领域女教师所占比例更高;学术性强的学科女教师所占比例较低,语言类学科女教师所占比例较高。此外,从事公共课教学的女教师所占比例也较高。这一现象说明,中国高校学科领域存在一定的性别隔离,不仅在理工科等领域女教师比例较低,在许多学科领域都是如此。

三、留学归国学者正在崛起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曾有过这样的担忧:在世纪之交时一大批大学师资的退休会引起教师的短缺。有学者在90年代末作过相关研究表明,中国大学中3700名学术领头人中仅有5%年龄在50岁以下,而另外95%的学术精英中的大多数会在世纪之交时退休,而事实上,较年轻的海归派现已成为中国大学师资的中坚力量。目前,绝大部分中国一流大学的教授,以及学校管理者,都有在海外学习的经历。他们曾在海外攻读学位或是作为访问学者。这些教育者同国外的紧密联系和交流为中国大学的学科发展、课程设置、科技创新、社会科学研究、政策和学术争论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尤为关键的是他们正在承担着培养下一代人才的重任。

根据对目前中国前25所高校中任教的2044名归国人员的个人和学术背景的情况介绍,以及134所大学中936名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情况和学术背景的介绍,有学者作出了相应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发现,海归派教授和海归派高级管理人员在性别、民族、年龄上有如下分布特征:

首先,虽然近年来女性学生和女性教师的数量增长了,但中国的资深教授和高级管理人员还是以男性为主,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女性高校管理者数量更少。其次,绝大多数海归派教授和学校高级管理人员都是汉族。虽然中国高等教育在招收学生和教师对少数民族有优惠政策,但在任教育中国顶尖大学中的海归教授中仅有0.3%是少数民族。再次,从海归派教授的年龄分布看,约有52%集中在30多岁到40多岁的年龄段,这也正是学术界最多产的年龄段。此外,该研究还显示,79%的海归学者拥有教授职称,19%有副教授职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同时兼任行政职务。在这些海归教授中,访问学者居多数,约占61%,获得学位的只有30%。在归国管理人员中,69%是作为访问学者在国外学习的,20%的归国管理人员获得海外博士学位。研究还显示,海归派教授和海归派学校管理人员的出生地和工作地分布都极不均衡。半数以上的人出生在华东,2003年初,超过32000名学生和学者落户上海,这占了全国归国人员的1/5。在上海39所高等教育机构中,80%的校长、院长、系主任和学术领头人都是归国人员。海归派教授与海归派高级管理人员的内陆和沿海地区分布的不均衡非常明显。可以想见,这一差距会随着富裕的沿海地区为归国人员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物质刺激以及国家允许的职业流动而变得越来越大。持续增长的人力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在政府实施区域间平衡发展的战略过程中,将成为中国政府的一大挑战。

对目前中国顶尖大学教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从事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教师资源不足。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发表讲话要扩大派遣出国留学生数量,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和技术时就开始强调自然科学的学习。在过去25年来,对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重视一直得到延续。有资料统计显示,73%的海归派教授和72%获得海外博士学位的归国教授都是工程和自然科学专业的。2003年,中国政府仍然选择了以自然科学为主的七大专业作为公派留学的专业:通讯和信息技术、农业、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和环境学、工程学、应用社会科学和WTO相关领域。长½学者计划在建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就不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回顾中国的历史,社会科学历来不受重视,属于边缘地位。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在信息时代,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有关分析中国、理解中国的知识活动,都处在各种不同的,全球性的意义框架、价值体系,特别是强势的西方文明的影响下;都面临一个严峻的、激烈的“意义争夺”问题。“中国问题”不能关起门来研究,因为中国已¾融入了世界,中国的问题关乎世界,也只能在一个开放的、国际性的空间里才能得到充分的诠释,也才能获得与中国大国地位相当的影响力。海外文科高端人才,有助于我们在中国问题和西方解释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的缓冲和斡旋地带,也有助于把当代中国人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介绍给海外的舆论、学术界和文化界。不在国际性的文化、学术、思想空间里确立“中国声音”和“中国意识”,我们在国内文化、学术、思想领域就很难避免被动影展、见招拆招的局面。在意义争夺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内线作战”,而是战略性地进行“外线作战”,用中国人的知识和智慧,以理性、专业化、平等探讨的方式,介入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在这方面,文科领域的海外学人可以做出独特贡献。

中国大学正在进行全面的改革,一代新的、更加多元化、具有全球眼光和教育背景的大学师资和行政管理者正在崛起,他们对中国大学全球化和教育水准的国际化表现了极大的兴趣。面对新挑战,适应新形势,高校教师队伍的全球化意识和参与国际学术交往的能力日益加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我国日益融入世界共同发展,高校教师正在主动适应挑战,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国际化水平,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呈成长态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参与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能力日渐提高。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科研的协同攻关和整体竞争力随着教学科研团队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但是,中国在追求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障碍,比如:高层次领军人物还比较少,支撑人才成长的基础性条件还比较薄弱;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符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分类聘用和管理模式不够灵活和健全;教师职务评聘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教学的“指挥棒”还未根本调整过来;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聪明才智的激励制度尚不完善等等。而作为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则更需要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在思想引领、文化引领和价值观引领等方面的示范作用与社会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作为每一个教师的共同责任的制度落实不够。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现象仍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仍有发生,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甘为人梯、笃守朴拙的学者精神需要进一步大力弘扬。(俄语系   刘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