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关院召开“学科建设新发展、新思路与新举措”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12-04-09 浏览次数: 112

 

为推进国关院的学科建设,在院长黄仁伟教授的积极倡议和大力推动下,3月29日,国关院召开了“学科建设新发展、新思路与新举措”研讨会。大家齐聚一堂,共议学科建设,共商学科发展。校科研处处长王有勇教授应邀与会并讲话。研讨会由副院长韦宗友副教授主持。

首先,常务副院长武心波教授对这次研讨会的背景和主旨做了简单的介绍后,就“‘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效与四期建设规划”作了主题报告。他分别从“211工程”三期“中国‘走出去’战略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项目的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建设成效、标志性成果、项目管理情况、211工程四期建设思路等方面向与会人员进行了汇报。

接着,校科研处处长王有勇教授首先代表杨力副校长预祝此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并向国关院所有参与重大科研计划申报工作的专家、学者及其所提供的智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王有勇处长详细通报了教育部国际司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第一次工作会议内容、教育部社科司新增社科研究重点基地的建设计划、教育部和财政部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全国重点学术期刊评选工作情况、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能力平台建设计划、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计划、IPE(国际政治经济)学术年会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专场的筹备情况。他认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我校政治学一级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吹来了和煦的春风,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因此,我校国关院应充分调动自身的学术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学术潜能,充分利用我校“多语种、跨文化和跨学科”的传统优势,在教育部和上海市所搭建的各类研究基地和学术平台中,努力实现政治学与外国语言文学两大一级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政治学的未来发展开拓全新的空间,为政治学在秋季结出累累硕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王有勇处长最后还对我校国关院如何做好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提出了四点建议:1.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2.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发展战略的充分理解,紧紧抓住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3.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4.进一步加强产学政研能力,提高决策、咨询能力和服务国家、社会的能力。

然后,部属俄罗斯研究基地主任汪宁教授、欧盟研究基地刘宏松副教授、校级加拿大研究基地主任钱皓教授分别代表各自的基地在会上谈了基地建设的总体构想和具体打算。我院中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伦理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等也围绕各中心的发展规划与工作要点进行了汇报和交流。每一位与会的科研人员也都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围绕着自己的学术定位、研究领域、研究现状和将来的学术发展设想等谈了各自的看法。

最后,院长黄仁伟教授对此次研讨会作了重要总结和提炼。他说,通过参会人员的主题汇报和自由讨论,可以明显感到国关院在人才建设和学科发展上的较大优势和深厚潜力。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大家的努力分不开,同时也与朱威烈、张曙光、苏长和等前任院长艰辛的培育分不开,我们要牢牢地记住他们,要感谢他们。他说,国关院成立至今已经具备非常好的学术基础和学术氛围,尤其是《国际观察》的学术地位这几年提升得很快很高,目前已在全国列前四位,这是我院很重要的资产。

黄院长重点强调了三点:

第一,我们目前正面临着一个极好的机遇期。首先,国家正在向社会科学投入巨大的资源,这么多的平台、这么多的项目和这么多的资源,是我们一生中都很难遇到的。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机遇期;其次,中国向世界全方位走出去,这也是一个大的机遇,中国需要培育大量走出去的人才,是中国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其三,上海的机遇,上海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不仅向地方高校,也向部属高校倾斜,但要服务于上海建设的需要。上海最近提出了要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新构想,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总之,我们面临着空前的机遇期,无论是国家层面,上海市层面还是校级层面。我们面临的需求、机遇和资源是重叠的,也都是空前的。

第二,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我们的优势较多地体现在区域国别、国际组织(国际治理、国际体系等)、文化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等诸多方面。这些优势要有重点和交叉,要巩固。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我们也存在短板,如政治学一级学科的标志性科研成果数量有待进一步扩大等。今后要在巩固已有优势基础上,不断做大做强。

第三、希望大家要齐心协力,集思广益,将我院规划做得更好。要根据现有优势和不足,既抓住学科建设,也抓住教育部倡导的问题导向。在学科建设方面主要是补短板,在问题导向方面主要是发挥我们的优势,没有优势,解决问题是低水平的。学科建设要相对平衡,哪里有短板就解决哪里。要争取将规划做得更好一些,如211工程四期项目、教育部新增基地的申报、对接教育部的新的重大平台的建设、政治学一级学科的学科评估等等,都与整体规划有关。我们要将今天的会议成果系统化,以完善我们的中长期规划,为迎接学科的大发展作好准备,打好基础。

近五个小时的研讨会热烈而精彩。大家争相发言,积极讨论。面对学科建设的新发展,每个人都畅谈了自己的新想法和新思路,一起共商学科建设的新举措。

随着主持人宣布研讨会结束,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都说今天的研讨会开得成功,讲得过瘾,心情舒畅,振奋人心,期望今后每年都能召开一次类似的研讨会。(徐文姣 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