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7日,2013年“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推进和落实会议在虹口校区凯旋厅召开。曹德明校长、机关有关职能部门、相关院系部所和研究中心负责人以及项目联系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经教育部批准,自2010年起开始实施,全国每年资助一千余名师生出国留学。2010-2012年项目实施3年以来,我校通过该项目共派出学生260人,教师10人。2013年我校获得该项目可利用名额共129人,包括本科插班生、硕士插班生、攻读硕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访问学者等五大类别,涉及英语、俄语重点学科,东西方非通用语种,中东研究所和俄罗斯、英国、欧盟三个研究中心的十多个院系部门。为了有效利用资源,做好该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工作,人事处、对外合作交流处和研究生部联合召开了本次项目推进和落实会议。
会上曹校长作了重要讲话。他说,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要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出发,要充分发挥我校的学科优势和多语种特长进行国别区域问题研究,要抓住教育部“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的契机,进一步加强各院系部所及中心的科研,争取多出成果,特别是标志性成果;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师资的战略储备。最后曹校长对本项目在我校的落实和实施提出具体要求,他要求各单位形成竞争机制,派出外语好、综合实力强、具备研究潜力的青年教师和具有研究意识的优秀学生出国留学,突显国家教育资源投入的效益。
之后,孙信伟处长详细介绍了“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该项目2013年我校可利用名额的分布状况。2013年我校所获名额具有人数多、涵盖专业广、派出渠道多、留学类别齐全、并新增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人员等六大亮点。为了更有效地用好这些名额,孙处长对各相关单位在遴选、派出国别、时间节点、材料准备等重要环节提出了要求。
继而赵秋艳处长助理为各院系部门负责人和项目联系人讲解了项目申报、录取、派出、回国的总体流程和管理办法,对本次项目申报阶段的工作安排作了详实的说明,强调了相关的要点和重点,分析了在申报和办理出国手续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我校中长期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将有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利用国家、上海市和学校的项目,通过各种渠道出国留学深造。从项目申报到派出,从对留学人员的国外管理到回国总结,校各职能部门将偕同各院系部所规范高效地做好各项管理工作,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使出国留学效益最大化。(人事处、对外合作交流处、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