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陆靖教授为上外青年教职工作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 2014-12-03 浏览次数: 43

1024日下午,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陆靖教授应邀在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6报告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新进教工做了题为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本科教学的专题报告。上外新进教工、部分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培育团队的团队核心及成员聆听了报告。

陆靖教授结合自己三十年一线教学和多年教学管理的经历,围绕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主题,举了大量的鲜活案例,反思了大学教育现状,分享了改革思路

陆靖说,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小康社会的描述,除了老百姓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还有我们培养创新人才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大量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好大学不是把一群人圈起来,而是为所有学生的成长创造机会,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受益,一个大学为学生提供的机会的多和少决定了办学质量的高低。理想的状态是大学所有的课程应该向所有学生开放,并不断提升每个学生拥有课程门次的数量。教学的公共性和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从关注少数人的成长转移到关注大多数人的成长,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力

陆靖认为,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应该在两方面下功夫。第一是通识教育,第二是使学术研究成为本科生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型大学要为学生创造学术研究的机会。作为大学教师应在完成自己科研课题过程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人(学生)的培养过程。研究型大学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包括课堂教学,同时应包括学生参加学术研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发现的过程和喜悦。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教师首先要创新,而创新就必须从事科学研究,因为科学研究没有创新就不成为科研,科研必须反哺教学。

报告中,陆靖还提到一位刚从到国外课堂观摩回国的西部师范生的一句话——老师,今天我懂得了什么是教育的境界。他深有感触地说:教育的境界这个词,今天在我们的大学课堂里是教不出来的,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感受多元文化的机会,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宽广的胸怀。教育的境界离不开多元文化的体验,离不开站在彼岸看此岸。全中国最好的老师不仅应该熟悉中国的基础教育,更需要了解世界的基础教育,这样一种感受会深深地留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尽管这位师范生以后会回到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中西部,但是这种感觉会伴随着他作为教师一生的职业生涯,而且将来一定会深刻地改变中国西部的基础教育状况。

最后陆靖教授以教师的职责是让学生的未来更精彩,学生的职责是让我们的世界更精彩的总结发言结束了两个小时的讲座。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本科教学?大学应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不仅引发了青年教师对办学理念、课程设置、评价标准、人才培养模式、未来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更对我校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