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古典文学会2014年会于11月1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与上海古典文学学会联合举办。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上海社科院的各位教授及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主持。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首先致欢迎辞。姜锋首先对各位学者的到场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说,“上外的校训‘学贯中西’是上外人追求的目标,但是没有深厚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根底,外语是肯定学不好的。”我们在新时代下学好外语融入世界的同时,勿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根底。
随后上海古典文学学会会长黄霖发言。黄霖会长首先表达了对本次大会的组织者的感谢。他指出本次年会的议题恰好契合了国家的政策。关于国学和汉学的问题,黄霖用辩证的思维指出我们的国学不仅应该包括文本,还应该包括主要的学术思维和传统的研究方法;就文本而言,应该精英的文化与大众的文化并重;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汉学的研究成果也应该有所取舍。
来自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领导也在年会上发表了讲话,在介绍了社联近期的两个活动的同时,也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上半场会议由各单位介绍近期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发展情况,上海大学董乃斌教授主持。来自复旦大学的周兴陆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彭国忠教授等专家同仁作了发言。下半场会议进行了关于国学与汉学的学术讨论,由上海师范大学孙逊教授主持。来自兄弟院校的各位专家学者就“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若干观察”、“《西昆酬唱集》的缘起与特征”、“钱锺书与《乾嘉诗坛点将录》”、“同光体与桐城诗派”以及唐代“题目”源流考等研究领域做了发言,会议讨论紧张激烈,展现出研究者们的渊博学识、学术风貌,并不时碰撞出激烈的思想火花。
会议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中走向了尾声。通过古典文学年会这一平台,各位研究古典文学的学者进行了交流。在此次年会上,古典文学学会会员还一致表决通过了由高克勤同志接任上海古典文学学会法人代表的决议。此外,与会的专家学者对上外古典文学研究作出了高度评价,指出虽然上外的古典文学研究人员较少,但是成果依然丰硕可观,尤其是陈福康教授的《井中奇书考》、《日本汉文学史》等著作,在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次会议是上海外国语大学65周年校庆的重要活动之一。(杜佳芮)